成长的烦恼——从婴儿到成人要多久?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一部美剧——《成长的烦恼》。我不只有多少人看过,但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这部美剧无疑对我打开了看世界的一扇新大门。我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家庭,完全不一样的父母,完全不一样的亲子关系。
原来父母和孩子还可以是朋友,是闺蜜,是玩伴;原来家人之间可以那么彼此尊重,各自独立又彼此接纳;原来家庭模式还可以是这个样子。
很多年以后,我成为了一名心理咨询师。走过一些路,看过一些书,了解过一些家庭。当我想起小时候看的这部《成长的烦恼》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和我自己的家庭,我身边的家庭进行比较。
我发现我们中国的家庭和亲子关系一直提倡的是什么?是“孝”。“孝顺”“孝道”常常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来评判一个成年人品行的“考核标准”。有趣的是,我们中国人传统上又有比较拙于或者羞于表达“爱”的现象。父母和儿女之间的爱很多时候明明实实在在,但表达起来却又常常扭扭捏捏遮遮掩掩“欲说还休”“顾左右而言他”。甚至完全不动声色。
作为一个70后,从小到大,我记忆中几乎没有听到我的爸爸妈妈说过“儿子我爱你”。我现在人到中年,也早已成为一个父亲,我可以十分自然地告诉我的孩子说“爸爸爱你”,但我也至今很难对我的父母说出那几个字。
那么,“孝”和“爱”有什么区别和相同呢?我个人的理解和感受是:孝和爱的共同点当然是都源于真挚的,强烈的可贵的情感,都有利他的、无私的元素在里面。而区别在于,“孝”通常是和“顺”联系在一起的。意味着“听话”“顺从”,意味着一种尊卑关系,从属关系。 著名导演李安有一段话我很认同,“我不教我的孩子孝顺这种东西,我希望他爱我就可以了。”
比起单方面的顺从和听话,爱意味着两个人平等的尊重和接纳。而听话,顺从和尊卑关系往往会伴随什么呢?依附、控制和边界的缺失。
尊卑关系和主从关系很容易进入一种控制与依附,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控制。下位者对上位者的依附。同时双方(尤其是下位者)自身边界严重缺失。
我们小时候听到来自父母,大人最常见的一句要求是什么?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是听话?——“听话”“乖,你要听话”“听话,这是为了你好!”好孩子的表现是“这孩子真乖,真听话”,相反就是“这孩子怎么一点也不听话!气死我了”
什么是听话?你要按照我所说的去做。你的行为需要符合我的意见,我的看法,我的安排。否则,小时候没有听家长的话,就是“不乖”“不懂事”,长大了不听家长的话,就是“不孝顺”。这不是一种变相的控制吗?
现实中有这种家长吗?很多吧。他们把自己人生的希望寄托到下一代,希望他们来完成,于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塑造他们。从选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到做什么工作,选什么样的恋人……
这样的干涉乃至于控制很容易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边界感的缺失+独立人格难以养成。
武志红有一本书叫《巨婴国》,全书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大多数成年人,心理上是婴儿。日常行为中还带着婴孩般的行为特征,而这些日常行为,往往带来负面结果。
《巨婴国》这本书一直备受争议,我了解了一下,反对的观点主要在于作者的立场观点论证不严谨不科学,把“巨婴”上升到国民性过于夸大以及危言耸听等等。
它当然并不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但它提到的是不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不是值得思考并作出改变呢?比如妈宝,比如啃老。
妈宝和啃老都具备“巨婴”的其中一个重要特征——病态共生。
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理所当然地把儿女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儿女对他们来说,是可控的,同时,儿女们也不可以违背父母的意愿,一旦违背并发生了冲突,不论事实谁对谁错,那必然是儿女不孝,而父母永远是权威的代表。那么多半就会导致巨婴的诞生,又或者很可能让子女变成“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低自尊。原因在于或者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的“讨好型人格”,又或者因为长期被父母控制。这种人在外人看来可能是非常随和的老好人,因为 TA 不与任何人发生冲突。TA 的迎合和顺从,一方面可能助长了周围人的“巨婴”心态,更重要的是,被 TA 自己压抑在心底的正当欲望,很可能在日后爆发,那时,TA 可能面对晚辈,可能面对下级,TA 会随意命令和摆布他人。
其实不止“病态共生”,还记得春晚的小品《扶不扶》吗?这个小品的出现其实是讽刺了社会的一种现象——当老人被撞,到底要不要扶?不扶,良心过不去,扶起来,很可能被老人冤枉说是被你撞的。
这些“讹人”的老人心态上也是婴儿,婴儿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TA 无法接受世界不被自己掌控的无助感。所以,摔倒的老人把责任推给身边人,潜意识里就是要证明,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世界还是掌控在自己手中,摔倒是由于外界的邪恶元素,与自己控制世界的能力无关,毕竟,自己是全能的。
其实,很多人内心深处都含有这种全能自恋倾向,它不仅觉得自身完美,更关键的是,它不接受不完美,一旦面临不完美,就会觉得那是由于其他人的恶意造成的。全能自恋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所谓被迫害妄想症,这样的人会觉得,自己应该极其伟大,如果说现实中他没那么伟大,那只能是因为,有一个强大而邪恶的幕后敌人,处处陷害并遏制他的行为。
一:及时回应。“巨婴”心理很多是在婴孩时期逐步形成的,武志红和许多客体心理学家都讲到一点:及时回应。对幼童来说,家长应该及时对孩子进行回应,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婴儿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外界的回应,慢慢感受到自己与世界的区分,慢慢知道妈妈以及周围一切,与自己不是一体的。婴儿最初都具有全能自恋的心态,他们觉得,我饿了,就得有奶到嘴边,我困了,就得舒舒服服地被安置到床上,但是,他们与世界接触的方式,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笑一下,或者摸摸妈妈的脸颊,这时候,外界的回应就变得及其重要。当婴儿在表达了某种模糊的心境之后,如果总能得到妈妈或外界的回应同时是善意的,不同的回应,那么 TA 将渐渐明白,TA 与外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一个平等互动的关系。只有真正懂得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包括内心潜意识的懂得),才能尊重自己以外的人和世界,才能摆脱全能自恋以及共生的心理状态。
假如,婴儿除了吃穿,很少得到回应,那么他对外部世界的链接就会割裂,内心的边界和世界模糊不清,失控感和无力感就会印在潜意识里。这样,婴儿长大后很可能成为“巨婴”,试图控制一切,以此狠狠发泄婴孩时期积郁的恼火。
因此,如果为人父母,如果有孩子,还是多与孩子互动,多回应 TA 吧。
一个成熟的人有着确定的心理边界。在我的内心世界里我是自己的主宰,有我自己的秘密(自由地想象和思考)和底线,同时尊重别人的心理距离的边界,底线。。(父母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不关房门,抽屉不上锁)
成年人若要成为真实且独立的自己,需要时常提醒自己这两句:
第一,我觉得我是好的,所以无需证明,我对你好,但不期待你如何回应我,也不控制你;
第二,我接受我有坏的部分,所以我不装自己有多好。
对此,我认为核心是三点,一是自信,二是自己不装,三是不控制别人。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时常反思,我有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认真对待?有没有帮助孩子培养和发展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当我的意见和孩子不一致的时候,我是不是滥用了长辈的权威?我有没有真正地尊重孩子的想法?充分地考虑孩子的感受?
作为子女,我有没有过于依赖或者畏惧父母的权威?有没有弄清自己真实的想法好和需求是什么?能不能独自进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后果?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的每一个决定都应该是出自自己的真实意愿并且自己承担后果。
当然,巨婴不是一天养成的,而巨婴的出现更大的责任在于父母。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他的认知,他的能力有限,作为父母必须去帮助他、引导他,给他设立规则等等。但这所有的一切背后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长,让他发展出自己的能力,自己独特的认知和独立的人格。
本文稿
本文由贵州海之源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王创提供
王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艾瑞克森催眠治疗师 贵州海之源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咨询师 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直播大连线心理顾问
- 2025-01-12
- 2025-01-11
- 2025-01-04
- 2025-01-02
- 2024-12-31
- 2024-12-30
- 2024-12-29
- 2024-12-28
- 2024-12-25
- 20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