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规和孩子发生冲突——从规矩的制订透视家庭教育

为人父母的朋友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与孩子约法三章,但却常常无法执行?比如孩子总是抱着手机玩,再三提醒孩子依然无动于衷?比如要求孩子做的事,不是孩子不满意,就是家长不满意?如果有上述现象,有可能因为你走入了家庭规则制订的误区。

家庭的规则,即是家规了。那么何谓家规?我们为什么需要家规?

其实首先,生物从一出生就需要规律------进食、洗漱、睡眠,稳定的规律性不仅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更能保护我们的心理健康。

有个猫的实验:科学家把猫关在笼子里,让猫在笼子里进食、玩耍。

A组实验:设置笼子的特定部位带电,当猫碰到特定部位就会被电击。观察猫的反应,一段时间后,猫记住了带电的部位,在进食和玩耍时都可以保护自己不再受到电击。

B组实验:笼子带电的部位不固定。也就是当猫碰到同一部位时,有时会被电击,有时不会被电击。观察猫的反应,一段时间后,猫变得躁动、恐慌、不安,无法判定自己的哪些行为会受到电击,哪些行为不会受到电击。

A组实验:带电的部位固定,其实就是有明确的规律。猫可以预测带电的部位,从而避开电击保护自己。

B组实验:带电的部位不固定,即没有明确的规律。猫不能够预测带电的部位,受到更多电击。

在实验中,A组的猫知道哪里有电,掌握了避免电击的方法,就能够安心正常地继续它的活动。而B组的猫不知道哪里有电,没有找到避免电击的方法,在未知的恐惧里活动,惶惶不可终日。

规律是客观的,是反映事物的本质表现和内在联系,而规则是人们主观制订的,希望能够规范和约束行为的。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看,秩序感本就是人类的天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例如,一个3岁的孩子会执着于为自己的玩具分类;一个4岁多的孩子会主动把家里随便放的物品放回原位。因为物品的规律性带给孩子一个信号: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一切都没有变,他是安全的。一个成年人,规律的习惯保证他虽然每天只要付出一点努力,但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常年积累点滴辛苦,他最终也会成为这个方面的专家,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表面上看,规则带给人类的是束缚,而实际上,规则是人类获得高效、保护、和谐和自由的基础。而为孩子树立良好规则则是培养他的规则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可是,那么为什么还会时常出现本文开头描述的那些孩子们无视规则打破规则或者难以持续遵守规则的现象呢?

首先,制定规则前,我们要做一些必要的事,规则本身不是目的,通过规则达成某个目标才是目的。

1、维持正常生活和学习的秩序,如规定起床、写作业的时间。

3、促进关系和谐,如发生争执时用文明的语言去解决。

在树立规则前,父母首先要想清楚这个规则的作用是什么,以及想要获得什么结果。然后用简短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孩子听了后立刻明白他要做什么,同时避免发泄个人情绪,避免让孩子感到父母在指责他。

规则的有效性是指树立这个规则能够有效服务于教育目的。父母需要清楚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目标。比如培养孩子的阅读难力,需要弄明白阅读能力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阅读能力这么重要,怎么让孩子也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如何能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并建立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等。这些都是父母要思考的问题。

即使我们很清楚规则的目的,并且可以保障规则的有效性,但是规则最终要由人来执行的,所以要考虑人的因素,尤其是规则制定者和监督者(通常是父母)的因素。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时,父母跟着一起读书、分享读后感,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然而,如果计划是每天进行一次读书会分享,父母却因总是加班而没能按时参与,孩子就会觉得连父母都坚持不下来,自己就更没坚持的信心。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能力差异性很大。比如专注力就有很大的差距。年龄只差几个月的孩子,专注力维持的时间都有差异。如果要求12岁的孩子一次阅读的时间为一个小时,这是不合理的;但如果将阅读进程拆解为“阅读30分钟---休息10分钟---再阅读302分钟”,孩子就能持续保持专注。

2、考虑任务难度和频率等因素,评估是否能达到目标。

比如我们要求一个12岁的孩子读文言文版的四大名著,或者要求一个月讲完3本书,这样的安排对这个孩子来说就很难实现。

所以,规则的制定要结合考虑作用、有效性与可执行性,而且需要和执行人一起商量、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和能力范围;同时,也要不断试错的机会,可以先尝试一段时间,再不断调整,直到所有人都适应这个规则,并把它转换成一个长久的习惯。

规则制定出来,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我们要培养孩子,规则是手段,而理解和爱是前提。首先,父母的定位很重要,要做孩子的支持者,而不是反对者。其次,把规则当作教育和支持孩子的方法,而不是树立权威的法码。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执行家庭的规则,赢得孩子的尊重,才是让孩子学会尊重规则的有效方式。

惩罚,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羞愧和屈辱,同时,孩子受到惩罚后,会认为已经付出了代价,就不会想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了。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教育方式,主张让儿童自己承受其过失的不良后果,通过体验来负起责任,认识错误,吸取教训。

比如午餐时间,孩子吃零食而不吃午饭,以致下午没过多久就饿了,可距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他就要等待并忍受饥饿。这些都是孩子要承担的“自然后果”。父母不要过早干涉,让孩子吸取教训,就可以养成良好的午餐习惯。

1、帮助孩子做出纠正:孩子体验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吸取了经验教训,再有同类事情发生就能够学会正确处理。

2、让孩子自己体验自己选择的自然后果 ,避免家长和孩子的正面冲突。

让孩子守规则不是目的,目的是培养规则意识,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温和而坚定地说“不”包括两部分:控制情绪和给孩子提供选择。

第一,父母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激动时,使用一些方法快速处理自己的情绪,比如腹式呼吸法。记住,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

第二,接纳孩子的情绪。看到孩子的情绪,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孩子说今天不想读书,但我们制定了规则,就必须言行一致地遵守。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变通的选择,比如父母可以让他选择听书,用另一种方式获得知识,既满足了孩子身体放松的需要,又让孩子遵守了规则。所以,坚定的立场和态度既能让父母坚守自己的界限,也会让孩子学会遵守界限。

父母给孩子讲读书的好处,不如自己开始读书,用书中学到的智慧使自己收获成长 ,同时影响孩子。这样就能避免双重标准,孩子看到这是父母轻松做到的事,对读书的畏难情绪便能减少。

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如果夫妻间不一致,孩子首先会质疑制定这个规则的目的。孩子觉得既然父母意见不一致,那么这个规则就不能达到目标,但是还要让他来执行,那就是故意欺负他。而且,夫妻间因为理念不合而引发的争执,会就孩子觉得自己是家庭争吵的罪魁祸首,他从此会对规则带有极大的抵触情绪。

孩子在幼小的时候,我们会要求孩子守规矩,规矩是俗成的一些标准、礼仪和文化,而孩子长到可以自己表达,并有自己的思想时,我们需要通过定规则来相互约束,让孩子培养责任意识,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规则的制定不是为了控制孩子,而是为了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这是一生的事。所以定规则最终的目的一定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家庭关系更和谐。

本文内容由贵州海之源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梅锦珍提供

贵州海之源资深心理咨询师,海之源心理讲师,EAP员工心理援助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人事人才网高级心理咨询师,人社部市场营销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全国人才专家委员会高级礼仪培训师、央企内训师。擅长团体辅导、团体讲座、青少年心理及成长问题、人际关系处理、婚姻情感问题、家庭冲突关系、亲子关系、员工压力和情绪化解等。

浏览量:0
收藏
创建时间:2022-11-03 14:48

更多内容